-
《中國教育報》頭版再次報道我校轉型發展...
2020-10-2710月27日,《中國教育報》頭版以《地方院校也有“硬核技術” ——重慶文理學院攻克技術難關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紀實》為題,對我校轉型發展和服務地方產業進行了專題深度報道。文章從轉型、服務、飛躍等三個方面介紹了我校轉型發展后在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方面的典型做法、成功經驗、良好效果。 此前,《中國教育報》(2017年1月4日)頭版頭條以《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創業史”——重慶文理學院轉型發展紀實》對我校的轉型發展成就進行了專題深度報道。
-
重大突破!我校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20-12-09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評審結果。我校黃偉九教授主持申報的“核燃料包殼用鋯合金表面納米晶復合涂層設計構筑與構效關聯機制研究”項目獲得重點支持項目的立項,直接經費260萬元。這是我校首次獲批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實現了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零的突破。
-
我校學生連續第五次榮獲中國機器人大賽一...
2020-11-2411月20日至22日,2020中國機器人大賽在山東青島舉行。本次大賽由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中國自動化機器人競賽與培訓部、山東省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青島市即墨區科學技術局承辦。大賽共設農業機器人、水下機器人、救援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18個大項49個子項目,吸引了來自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在內的200所學校780支隊伍3530余名學生報名參賽。
-
我??萍汲晒佾@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0-09-239月22日,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渝州賓館隆重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
2020年自然指數發布,我校排名提升顯...
2020-05-142020年4月29日,Nature Index發布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我校自然指數綜合排名位列重慶高校第7位、中國內地機構第284位。
-
我校在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立項中...
2020-11-02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23 號),在有關高校、省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教育部教指委等方面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教育部專家綜合評議及公示,共認定845個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重慶市6所市屬高校共獲得10項,其中我校獲得2項,立項數量在重慶市屬高校并列第一。這是我校繼首批獲得兩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后,再次斬獲兩項。至此,我校已獲得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8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項,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4項)。
-
《光明日報》報道我校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
2020-10-2010月20日,《光明日報》第八版“教育新聞”專題報道我校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成就。文章以《“小”學校頻出大成果——重慶文理學院瞄準“高水平特色應用型大學”目標持續發力》為題,報道了我校瞄準“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和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迭代升級需求,在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等方面取得的辦學成果。
-
我校在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立...
2020-09-17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公布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20號),經線上審核、會議審核及網絡公示,407個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獲得立項,重慶市屬高校共有7個項目獲得立項,其中我校獲得4項,立項數量在重慶市屬高校中位列第一。
-
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學工作通訊》報道我校...
2020-03-07近期,市教委編印的《高等教育教學工作通訊》刊發“重慶文理學院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大教育創新,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對我校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建設舉措和成效進行了報道。
-
我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郎天春、房雙強在...
2020-02-18近日,我校與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以重慶文理學院為第一單位在國際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即時影響因子10.719,JCR. SCI一區TOP期刊)上連續發表了兩篇關于新型熒光材料的研究論文,論文題目分別為“Improved phase stability of the metastable K2GeF6:Mn4+ phosphors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water-proof property by cation substitution” 和“Zero-thermal-quenching of Mn4+ far-red-emitting in LaAlO3 perovskite phosphor via energy compensation of electrons’ traps”。博士生郎天春,房雙強為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韓濤教授為通訊作者。